孱陵,古地名,许多权威典籍上有记载。“潺陵”百度百科亦收录,只是题目为“潺陵”,内容却是“孱陵”。至今以 “孱陵”冠名的学校、新区、商城、及影视传媒节目在公安县随处可见。而以“潺陵”冠名,二十多年前公安县城仅一宾馆用“潺陵”。此前,笔者没有见到第二处用“潺陵”的单位,但不知何因,现在却也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教人莫衷一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音、意的传承是伴随历史发展的一种人类文明的成果。任何时期都是以国家的权威机构发布、推广的。
《康熙字典》(1985年)上海书店出版(P302),孱:《玉篇》、《集韵》并士限切音栈。孱陵古地名,《前汉地理志》在武陵郡。《辞源》(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P750),zhàn孱陵:县名。汉置属武陵郡。刘备在荆州改为公安。吴孙权重得荆州,封吕蒙为孱陵侯,即此。晋属南平郡。隋开皇九年并入公安县。参阅汉书地理志上武陵郡、太平寰宇记一四六荆州。《汉语大字典》袖珍本(199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P461),孱:(一)chán①狭窄。②呻吟。③不齐。④不肖。⑤懦弱。⑥虚弱;衰弱。⑦低劣;浅陋。⑧谨小慎微。(二)càn[孱头]怯弱者。(三)jiān窘迫。(四)zhàn①恶。②[孱陵]古县名,汉置隋废。故城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南。《容易读错的字》(2002年),文汇出版社,(P132)孱(音战)陵:古地名。“孱”是个多音字,此处不读càn或chán。许多工具书都有专门的条目。作为地名,一直读zhàn。
孱(càn)头指软弱无能的人(骂人话,多指戴绿帽)。当你知道孱(càn)的含义后同,再听到将“孱(zhàn)陵”读成“孱(càn)陵”时,是否会有一种恶心的感觉呢?既便有少数不知耻的人无所谓,但大多数的公安人也决不会答应。心理上会不舒服。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呀,人名、地名莫不如此,与音形意密切关联。这也是国家如此重视地名的一个原因呀!
孱zhàn陵只此一处。《水经注全译》(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P646)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县里有白石山,是油水的发源地,东流经孱陵县西,与洈水相汇合。洈水发源于高城县的洈山,东流经该县城下,东流到孱陵县注入油水。《公安县志》(1990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P1)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建立孱陵县,此为公安县之前身。209年,(建安十四年)春,刘备备领荆州牧驻军油江口(今斗湖堤),改孱陵县为公安县。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命吕蒙袭取荆州,公安守将傅士仁叛蜀降吴,吴得荆州,改公安县为孱陵县,封吕蒙为孱陵侯。
“孱陵”的“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尸”字代表身体,又可指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或神像。死者的身体叫“屍(shī)”体,这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字,汉字简化后,“屍”字由尸取代,造成意义的混乱,比如居、展、屋、尿、屎、尾等字,则无法去解释。尿跟屎是从“屍”体里出来的?这实在是对汉文化表意系统的破坏,其影响导致了目前尴尬的局面。应该恢复“屍”字,使“尸”和“屍”各司其职。如果想当然,新“居”明明是活人才迁入的住所,与古尸何干?“屋”字中,尸指“人体不动”,“至”表示最终落地(处)。如果屋子是在“屍”体里,或者说只是死屍所至的地方,谁还敢住?子在古代是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孟子、先秦诸子。 “孱陵”作地名的本意应是:这里生活过(着)许多有道德、有学问、有声望的人。这不是先人取名“孱陵”的积极意义吗?
再说“潺”(chán)字: (1)水流貌。(2)水流声。(3) 涕泪横流的样子。(4)水名。在四川省绵阳市。《水经注﹒涪水》:“自此水上县有潺水,出潺山……,潺水历潺亭而下注涪水。”可见,历史上与潺有关的地名不在公安。不知用“潺陵”依据何在?
当然,就全国而言“孱陵”一词并不常用。因此,《新华字典》只收入了①chán 懦弱,弱小;②càn 软弱无能的人。还有些书籍对“孱陵”辞条也收入不全。孱陵,这里地灵人杰,过去辉煌的历史和现在伟大的建设成就令公安人倍感自豪和骄傲。如二十四孝之一的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等。为了弘扬历史,县政府曾为使用“孱陵”这一名字专门下发过文件。虽然,“潺陵”一词,南宋诗人范成大有 “舟横攸河水,马滑潺陵道”的诗句,到底原作是否为“潺”,还待考证。即便是,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即不难做出判断。对“孱陵”该读什么音,取什么意,或者与“潺陵”是否通用?就普通大众而言则需要有关部门应正确引导,不作为则必然造成混乱。现在的学生、老师、家长已经感到无所适从了。
就“孱陵”的读音,本人将搜集到的依据曾向县内一些有关单位领导请教过。多以“约定俗成”之类的话口头回复。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好几年了,我没弄懂这个字的读音到底与“习惯”、“约定俗成”、“与时俱进”有多大关系?也许若干年后,字典有新的读音规定也未可知。至少目前,荆州电视台已答应纠错,《楚天民报》刊登过作者的相关文章,国家语委的回复:“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规依俗,这是常识”。国家民政部也作为地名普查的内容予以回应。作为生活在孱zhàn陵新区的我们,她的形象和名声与我们朝夕相关。如果从新闻媒体、学校、和政府部门做起,规范她的用字和读音应该不难。“孱陵好声音” 评选在公安已经开展了两届。唯有“孱zhàn陵”读音才不含贬意,我们当然希望听到名正言顺传播正能量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