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日期:2015-10-17]   来源:呙氏淮海堂宗亲网  作者:呙中和   阅读:74[字体: ]
呙氏淮海堂简介
 
一、呙(咼)的读音
 
1、[wāi]   歪斜:~斜。
2、[hé]    同“和”。
3、[wǒ]    〔~堕〕同“倭堕”。斜垂,如“呙堕髻”,古代妇女一种斜垂的发式。白居易:“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呙堕髻如云?”
4、[wā]    古国名。
5、[guǎ]   同“剐”。
6、[guō    姓。
7、[Gē]罕见姓(又音Guō)。
注:以上第一至六条见《汉语大字典》,第七条见《新编千家姓》。
 
二、呙姓的来历与起源
 
  关于呙姓起源,目前所见到的资料著述都不甚详细。据资料分析考证,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女娲之后裔。
   女娲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为华夏创世之祖,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到了父系社会后,便去了女旁为姓氏。
  (二)呙国的后裔。呙国是西域久远历史上的一个小国。现在的莴苣原名为“千金菜”,即是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由于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品种时曾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晋代葛洪《肘后方》已经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菜谱。由此可知,莴苣是在晋代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
 (三)和氏璧的发现者。战国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即已形成。也有姓氏书籍把“呙”注音为hé,显然是与“和氏璧”相关的。
  也许三种“呙”姓起源并不存在冲突,即呙国可能由女娲氏部落发展而来,而和氏璧的发现者为呙国人或者是呙国后裔。也许是源于其中之一。因此,呙姓明确的起源还有待对更多的史料作进一步考证。
    历史与分布:南唐有呙拯(曾任官于歙州),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等。
  目前,呙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松滋、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澧县、临澧、邵阳等地。还有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区均有较多的分布。
因历史原因,以前一段时间,连最常用的《新华字典》和户籍电脑字库中没有呙字。导致一部分宗亲被改写成了“戈”,甚至连《公安县地名志》,百度地图等也将呙字错为“戈”。至于派序用字,因传世的族谱者少,靠先人口传。其中:“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常有人把“临”写成“林” 、 “琳” 或“玲” ,把“豫”写成“于”或“玉”等。
 
三、呙氏淮海堂的祖祠
 
呙氏淮海堂始祖门(文)贵公于1396年前迁居湖北公安县长安村。传到五世,共有钊、鑑、镇、鋊、鍏、镶、锳、鎔、铭九兄弟,其后裔主要留居公安和周边县市的只有钊、鑑、鎔三支。其他六支的后裔均外迁而无法联系,所以,只考证了这三支族人建于湖北公安境内的淮海堂呙氏祠宇。
 
1、老公祠:创修于康熙年间。甲申(1825年)春重修。坐落于湖北公安县孟家溪东,位于陈家堰北,此堰现属孟溪村居民五组。离纵贯孟溪集镇的港(关)黄(山)公路直线距离不足百米。后因光绪壬辰(1892年)水患,祠宇被冲,基地荒芜。
 
2、钊祖祠:又称上呙家祠堂。始修于光绪丙申(1896年),地名为大德寺猪头山(现湖北公安县孟家溪镇勇合村境内)。重修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钊祖祠在四望岗(现湖北公安县孟家溪镇金岗村境内)。
 
3、鑑祖祠:又称下呙家祠堂。1892年老公祠水患后,建祠于湖北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故里之桂花台。
 
 
4祖祠:建祠于湖北公安县章庄铺镇荆红村檀树岗。
 
5、其他祖祠待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