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族谱续修 >> 文章内容

孤雁归来

[2015-10-28]   来源:原载《中华传奇》  作者:呙升槐 呙小鸾 呙中樑   阅读:752次  [字体: 转发至QQ空间 转发至开心网 转发至QQ朋友 转发至新浪微博 转发至QQ微博 转发至豆瓣网 转发至人人网
【导读】: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结,是孝道最重要的内涵。圆一个寻根问祖的梦,跨越了150多年时空,在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以下简称 本次族谱续修)的过程中,......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结,是孝道最重要的内涵。圆一个寻根问祖的梦,跨越了150多年时空,在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以下简称 “本次族谱续修”)的过程中,对这种大孝作出了很好的诠释。这是一个令宗亲感慨万千的故事,令世人耐人寻味的奇事,更是本次族谱续修中的一件幸事。

一百五十多年以前,公安呙氏的先祖中有一位老孺人,带着一群儿女,带着对一家人前途的期望,也带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乡。不知目的地,只是一路向东、向东,终于在1874(同治十三年)年到达安徽省宣城县(市), 1878年转迁至广德县定居。

一百五十多年以后,有一位呙氏老先生,带着两位孙子,带着几代先祖的嘱托与梦想,也带着能否找到祖籍,拜祭祖茔的忐忑心情踏上了寻根问祖的旅途。高铁风驰电掣般的奔驰,心情翻江倒海般的翻腾。经过近十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在2014年10月25日下午抵达他们的祖籍地湖北省公安县。他们就是安徽省广德县升贵先生带领的寻根问祖访亲团。

当晚,本次族谱续修编委会在家的委员都聚到一起,为他们举行了热情洋溢的欢迎宴会,会上,升贵先生动情地说:“人言故土难离。而我们离开了故乡150多年了,就像一支离群的孤雁,飞过千山万水,飞走一个多世纪。今天,我们终于回到了令祖祖辈辈魂牵梦萦的故土-——湖北公安,找到了我们的 “根”,可以常来常往了。”面对苦难无比坚强的老人家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激动心情溢于言表。宴会过后,又举行了座谈会,现场展示了1915年付梓的呙氏淮海堂族谱,当他们轻轻的抚摸着经过百年沧桑的二十八册谱牒,仿佛是在和我们的先祖晤面,显得是那样的庄重、亲近。当他们阅览了二十多页皇帝龙版敕封,共同见证了呙氏先祖们报效国家所取得的荣耀,大家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同时我们汇报了修谱的进展情况,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会后,编委会委员常务副秘书长兼副主编、公安县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和先生向访亲团赠送了联络族谊对联;“一家人”合影留念,格外亲切。

次日上午,公安宗亲升槐、松临先生做向导,驱车前往升贵先生的祖籍——公安县南平镇进行实地寻访。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不仅找到了他们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蔡田村,而且在附近的青岭村,即新田湖东岸龚家峪(方言读yōu)找到了升贵先生的天祖父履晶公(1777-1854)夫妇和高祖父芝泰公(1816-?)的安息之地,令人惊奇的是,祖茔经过战火纷飞的年代和自然灾害的洗礼依然完好,访亲团成员在祖茔前进行虔诚、庄重而又简短拜祭,沉寂了150多年的祖茔前又燃起了祭祀的香火,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似乎看到先祖们在自己的家园养育子女、耕地播种、割麦打场居家生活的坦然与消闲,仿佛先祖们在向访亲团倾诉衷肠,说你们辛苦了、受累了,你们能健康的生活、平安的回来我们就放心了。祭祀活动结束后,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到由衷的高兴。几代人寻根问祖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嗣后,我们又来到公安呙氏宗祠的遗址-——孟家溪镇三袁村桂花台实地踏访。看看满目茂盛的庄稼和葱茏的林木,遥想过去,呙氏宗祠不仅是我们先祖们经常聚会商讨宗族大事的地方,更是记录和承载我们家族辉煌与传统的圣殿。虽然祠堂早已不复存在,但植根于广大呙氏宗亲心中的 “呙氏宗祠”永存。

当晚,这位年逾古稀的长者升贵先生,带着先祖留存非常有限的文字资料,带着千里旅途的疲惫,更是带着踏访祖籍宗祠遗迹,拜祭先祖祖茔的兴奋,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他们这一支宗亲发生在150多年间的故事。

根据升贵先生的父亲晋铸公(1903-1955)留存的文字记载,他们的先祖芝泰公(1816-?)的夫人王孺人(1813-1878 生子四:鼎琛、珏jué、琳、瑄)带着长子鼎琛、四子鼎瑄夫妻等人,离开祖籍,离开的具体原因不详,文字中只记载了先祖在1874年到达安徽省宣城县大东乡后王村后,于1878年再转迁至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广德县桃州镇北关街定居。根据《公安县志》④记载:1860年至1865年期间,公安县先后发生三次大的洪灾、瘟疫和旱灾。明确记载,“1864年(同治三年)秋,公安瘟疫流行,百姓多逃往异乡。”据此我们推断,王老孺人是为了后代的生命安全,毅然带领全家逃出公安,在家庭十分贫困、交通非常落后的年代,经过近十年漫无目标的漂泊,终于在安徽省觅得赖以生存的一席之地。

呙氏宗亲在广德县生活的漫长岁月中,世世代代都有强烈寻根问祖的愿望,怎奈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家境贫寒而难以成行。芝泰公之孙壮淮公(1877-1927)看到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实现先祖的遗愿,就根据父亲鼎瑄公(1851-1894)的口述,形成了一个简短的文字资料,他要为后人寻访祖籍打下基础。然而,就是这个简短的资料,为我们与老谱对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壮淮公长子晋铸公(1903-1955)更是对故乡充满向往,他每次和子女谈及家乡,都有一种非常遗憾的心态,但终未了愿,抱憾终身,临终前告诫儿子升贵(1940-),我们的“根”在公安啊,你们一定要创造条件回去拜望宗亲、拜祭祖茔。随着祖国的不断强大、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日益便利,升贵先生承载几代先祖回祖籍公安探访之梦与日俱增,但由于年代久远、物是人非,且已年过七旬,正当他在怎么回去?回去找谁?公安还是否有呙氏后裔?如何进行联系等方面的问题纠结时,他们从网络中获得了本次族谱续修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我们取得了联系,当他们发过来的资料与我们的老谱对接信息完全吻合,并从我们挂在网上的老谱影印件上印证了他们的先祖芝泰公一支正是当年从公安背井离乡后大喜过望,内心里产生“断线的风筝接上了头,失群的孤雁找到了家”的感觉,非常高兴。

芝泰公这一支迁徙到广德以后,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等各个时期,世世代代虽没有出将入相、大富大贵,但他们始终秉承 “敦孝弟、急王事、睦宗族”的呙氏族训,将波澜不惊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从王孺人算起已经有七代了。但这个家族能够坚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患难相恤、忧乐相共。兄弟、堂兄弟、族兄弟都是亲兄弟。一家有难大家帮,一家喜事共分享。每年春节,从辈尊年长一家开始过年,一天一家、热闹非凡。谁家有困难,大家一起上。成为当地家族和谐的典范,很受地方乡亲的羡慕和景仰。

访亲团的行程就要结束了,他们带着祖茔地的一抔黄土,带着公安呙氏宗亲真诚祝福和殷切希望,恋恋不舍地踏上了返程的列车。愿祖宗英灵护佑安徽呙氏宗亲访亲团一路平安!护佑安徽呙氏宗亲幸福吉祥!!护佑我们尽快找到鼎琛、珏(jué)、琳的后裔乃至更多呙氏宗亲后裔的下落。

公安呙氏一脉相承、同宗同源、源远流长。尽管公安呙氏先祖一支早在1874年前迁徙安徽广德县,尽管广德呙氏宗亲远隔千山万壑,但我们都是公安呙氏始祖门(文)贵公嫡传子孙。希望两地宗亲加强联系,常来常往!

本次族谱续修是呙氏宗族百年一遇的大事,能够在修谱的过程中联系到外迁安徽150多年的宗亲,令世人惊叹!乃宗族万幸。

 

①呙升槐,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主编,中共党员,湖北公安农商银行(前身为公安县信用联社、公安农合银行)经济师、公安县第五届政协委员。

②呙小鸾(升槐先生之女,中共党员,湖北公安农商银行斗湖堤支行行长)。

③呙中樑(升槐先生之子,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工程师。)

④1990年版《公安县志》P3页。

【责任编辑:呙升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