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族谱续修 >> 文章内容

中安先生在编委会总结会上的讲话

[2019-07-08]   来源:呙氏淮海堂宗亲网  作者:呙中安   阅读:225次  [字体: 转发至QQ空间 转发至开心网 转发至QQ朋友 转发至新浪微博 转发至QQ微博 转发至豆瓣网 转发至人人网
【导读】:   二〇一九年五月十一日,期盼已久的《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编委会总结大会在公安三袁国际大酒店召开。......

总编呙中安先生在《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

第四次续修谱成暨族谱发行总结会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经与升槐先生、升昶先生、升洪先生、豫德先生、中鑫先生、中和先生商议,今天,我们在三袁国际宾馆召开《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编委会谱成暨族谱发行总结会议,回顾历时7年的续修族谱工作,畅读续修族谱带给我们的启示,共同商讨下步还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会议召开前,我和中和先生看望了因病住院的升槐先生,走访了升昶先生、豫德先生、中鑫先生、升洪先生等,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到公安公墓祭拜了老县长升如先生,还有中明先生,向公安档案馆、孟溪镇委会赠送了我们编撰的家谱。

下面,我代表编委会对修谱七年、族谱首发式一周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欢迎大家讨论。

 第一,讲一讲续修族谱工作情况

《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工作,从策划发起到成谱发行(2010年底-2018.4.30)历时7年时间,与第三次续修族谱间隔103年。这是呙氏淮海堂家族的一件大事、幸事、盛事,十分重要的事件。

 说是一件大事,因为始祖文(门)贵公迁居公安600多年以来,呙氏淮海堂家族的纲常、伦理、尊卑,以及户规家风,不仅口口相传,更需要有文字详细记载。文字是文明的基本特征,没有文化就意味着愚昧。有了文字记录,才知道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当代人应该怎么做,子孙后代应该往哪里去,这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来说,实在是第一等的大事,也才能使我们这个人数不多的古老姓氏更好地融入中华文明。

 说是一件幸事,因为纵观呙氏淮海堂前三次的创续修谱,都有一批仁人学士热心家族公益事业,渴望家族兴旺发达,不吝啬精力、时间、健康和财富,全身心投入到创续修谱之中去,才能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家族工程,载入史册的工程,先辈乐见后代敬仰的工程。100年过去了,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太平盛世,有幸参与第四次续修并为之尽力的各位先生、女士,你们的名字和功绩都已经镌刻在这部传世宝典之中。

 说是一件盛事,因为续修族谱的过程,是一次全面发动、全员响应的过程,呙氏淮海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海内海外,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以淮海情结联结四海宗亲,油然生起敬长爱幼、途人变亲人,有困难相互帮扶,促进家族更加团结,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家风美德不断发扬光大。这样,我们呙氏淮海堂家族在各姓氏家族中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是非经过不知难,7年努力结出的硕果,经历了一个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初期经费不足,人才力量薄弱;中期时间跨度长,编委会人员变化大,信息采集不够顺畅;后期年老体弱生病多,时间紧任务重,组织活动难度大。每个困难都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沟坎,编委会靠着对先辈的敬仰、对后代的负责坚韧执着团结协作,跨过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沟沟坎坎,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初心梦想。这些都是因为编委会的各位前辈、各位先生女士,怀着博大深厚的家国情怀、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牺牲奉献的高尚品格,负重忍辱的宽广胸襟,矢志不渝的信念坚守,在长达7年的艰辛努力中为呙氏淮海堂奉上了一部受到多方赞誉的高质量的族谱,非常难得,十分可贵,彪炳青史。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比如:

 老县长升如先生,是我们第四次续修族谱的发起人之一、重要的策划人、领航人。从启动续修工作,到出版发行,充分利用站位高,影响力大、经验丰富,始终发挥着把关定向作用,推荐启用了一批有责任心、有水平能力、年富力强的骨干,在关键决策中一锤定音,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心里依然满满装着的都是族谱续修工作,都是对呙氏淮海堂家族的热爱,都是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中明先生,从启动续修族谱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带头积极参与,义无反顾勇担重任,倾情解囊带头捐款,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启动工作由艰难推进变为顺利实施,直到第四次续修工作圆满收官。我们永远忘不了升如老县长和中明先生为第四次续修族谱做出的卓越贡献,为编委会树立的光辉榜样。

 升槐先生作为本次续修族谱的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具体工作的策划组织者,从筹备会启动到成谱付梓,运筹帷幄、一路总揽,搭建续修班子、挖掘编撰人才、募集运转资金、策划重大活动,不仅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而且动员女儿小鸾女士、儿子中梁先生全程参与、带头捐款捐物,全身心投入,推动续修族谱艰难前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呙氏淮海堂宗亲中有见识有能力敢担当的突出代表。本来今天升槐先生是要来参加会议的,但7年的续修族谱工作使他身心疲惫,近期又引发了心包积液住进了医院,我和中和先生代表大家三次到医院去看望,他委托我和中和先生向大家问好,并向编委会的各位先生不计得失、积极支持工作表达感谢。

 升昶先生是唯一的五十年代大学生,是编委会的一大宝,古文造诣非常深厚,虽然80岁高龄年大体弱,但他一人翻译整理了全部古文资料,难度之大、工作量之大、质量之高,为我们编修一套高质量的族谱赢得了政府机关、文化名人的高度赞誉。古文翻译为白话文,使年轻人和老祖宗能够清晰明白对话,也是呙氏淮海堂族谱区别于其他姓氏族谱的一大鲜明特色,鲜明亮点,其作用和贡献无人替代。

 豫德先生长期身患疾病,在续修族谱期间又不幸摔伤骨折手术,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魔,以对先辈和续修族谱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丁谱新老资料对接,丁谱对接涉及人员数量大,情况十分复杂,他以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逐支逐户逐人搞好对接,一次对接不成两次,两次对接不成三次,三次不行四次,有的甚至十几次,直到对接成功,对接率之高是极为罕见的。另外,对文(门)贵公坟茔地址确定等重大问题提出富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极大丰富了本次续修族谱的文献价值。

 中鑫先生在本次续修族谱的策划启动、信息采集、财务管理、生活保障、重大活动组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身患疾病情况下坚持工作,为年轻同志带了好头。

 中和先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对四修谱文字审核把关严格,心细如发,对祭祖发谱等大型活动,科学筹划、严密组织,都搞得很成功。注重对外联络协调,使安徽升贵先生、恩施中和先生、重庆中信先生等迁居外地100多年的呙氏淮海堂认祖归宗。夫人身体不好,主动克服困难,还协助主编升槐先生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即使工作中受到莫大委屈也百折不回,为提高四修谱文化含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

宾香女士接过中明先生续修族谱的接力棒,积极参加编委会活动,主动提供编委会办公生活用房,降低了续修族谱成本,带头捐物,作为一个女性能做到这些十分不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升东先生积极主动参加族谱编辑工作,担负丁谱新谱审核这一重要任务,严谨细致,把关严格,确保了无一错误,这一点很不容易,而且孩子病危多年,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忙于续修族谱,经常挑灯夜战,无怨无悔。

 松临时先生、临云先生、临国先生,分别负责钊、鑑、镕三房信息采集工作,他们还要正常上班,单位的事续修族谱的事,两副担子一肩挑,忙里忙外主动克服困难,担负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特别是松临先生,克服儿子高考、妻子患病的重大难题,主动承担采集新信息资料整理的繁重工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临才先生文笔好,利用《中华传奇》杂志这个平台,大力宣传续修族谱工作,宣扬呙氏先辈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家风,扩大了呙氏淮海堂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参加文字编辑整理和清样印刷,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校先生负责文字编撰打印,工作认真负责,升洪先生、中山先生、中茂先生、相临先生、豫明先生、润华先生、中山先生、豫海先生、中义先生、升华先生、临军先生(中石集团)、豫松先生、临芝女士、中平先生等宗亲热爱续谱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编委会活动,捐赠款额大,为顺利推进续谱族谱提供了充足经费保障。培根先生、德安先生、豫华先生等一大批宗亲不仅积极支持而且踊跃参与各项工作。

 还有旁姓朋友陈友亮、袁美林等先生积极为呙氏淮海堂续修族谱捐款,提供工作便利,给予了极大帮助。

总之,续修一部高质量族谱并获得圆满成功,是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先生、女士辛勤努力的结果,是全体呙氏淮海堂宗亲积极参与支持的结果,是许多旁姓朋友热情帮助的结果,是先辈先贤保佑护助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结果。

第二,讲一讲新族谱的六大特点

 特点1:世系清晰,派序严谨。本次续修族谱遵从祖训:公安、华容各尊其祖。公安始祖文(门)贵公迁徙公安至第三次续修族谱,各支系对接清晰完整,互不交叉,按先祖第一次创修谱设立的派序,传续严谨,无一颠倒乱派。本次续修族谱编委会严格遵从祖训,各支系对接十分严肃,一时对接不上的通过查阅资料,反复考证,确认之后才能对接,迁徙外地100多年的升贵先生、中和先生两支等就是在反复考证中对接成功的。由于历史原因族谱被毁,姓氏改变为“戈”的也在反复考证中实现了对接。按照先祖创修谱确立的派序许多姓名用字不准,多为同音不同字,也在这次续修族谱中得到了更正。通过本次续修族谱的大力宣传,以及发谱之后学习运用族谱,相信今后呙氏淮海堂宗亲在遵守世系派序中会更加严谨规范。

特点2:对接三袁,彰显地位。本次续修谱不仅重视对古谱的整理,丁谱的补录,以及新文谱的收集,确保族谱的完整性。特别重视与公安“三袁”文学研究院对接联系,从荆州府志和公安县志中发掘确凿的史料记载,深度挖掘呙氏淮海堂先辈历史成就。公安“三袁”以“独抒性灵”特点著称,其成就影响明朝以来中国文学发展。文史记载,明朝三呙(校公、文光公、邦永公三祖孙)与“三袁”相邻而居,校公、文光公均著有诗集,邦永公自谦未出诗集,但文学成就不在其校公、文光公之下,且曾为“三袁”大哥袁宗道之师。众所周知,文学大家出现必有其文学土壤培育。康熙帝师陈廷敬曰“少小便知公安有呙氏,其德性文章为海内士大夫所熟知”。“三袁”中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荆州府志》载:“袁宏道尝言:公安诗文自呙氏肇启焉”

说明“三袁”之所以成为明朝文学大家,应启蒙于“三呙”文学成就影响。“三呙”中,文光公、邦永公仅官至县令,地位不甚显赫,为官时间不长便辞官回乡研究诗文,著书立说,公安多水患,文稿遗失,所以其文学成就影响力有限,没有传播开来甚为遗憾。 公安三袁研究院知名学者李寿和先生、张遵明先生对呙氏淮海堂家德家风推崇备至并给予极高评价。

 特点3:译文加注,便于阅读。本次续修族谱,升昶先生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古文专业,退休前为原沙市大学中文教研室主任,现如今有如此深厚古文造诣的教授已寥寥无几。升昶先生以续修族谱为晚年幸事快事,夜以继日共翻译文谱中古文30多篇,古文配译文阅读为准确理解文中思想要义提供了帮助,与先祖对话搭建了桥梁,为弘扬家德家风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第四次续修族谱区别于前三次的一大特点,更是区别于其他姓氏族谱的一大亮点。为此升昶先生功不可没。

 特点4:与时俱进,充实谱牒。本次续修族谱编委会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更展望未来。结合时代变迁,将农耕时代的《户规》修改为家训,在尊重《户规》原意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内容上作了充实完善,由原来的的10条增订为15条。对老谱派序做了简要点评,阐述了老谱派序的科学性,以及第二次续修族谱增加的20字派序时空的可容性。本次续修族谱还对部分重要文稿作了注释,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还对华容、邵阳呙氏分支族谱的观点分歧有理有据作了阐述,有利于将来全国呙氏族谱通稿形成时作为慎重研究决策的依据。

 特点5:创立网站,扩大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的普及运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编委会于2015年10月创立了“呙氏淮海堂宗亲网”,开创了续修族谱上网的先河,既极大地方便了迁徙到世界各地宗亲的联络,适时了解家族宗亲动态,又扩大呙氏淮海堂姓氏的社会影响力。网站建立起来后,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升槐先生在繁忙工作中主动担当起管理重任,坚持严格管理,及时更新内容,保证舆论正确导向,有效发挥了正能量作用,为家族兴旺开辟了新天地。

 特点6:设计精美,印刷考究。编委会对本次续修族谱在编辑设计上可以说下了很大功夫。既传承了族谱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有特色,又吸收了中华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还彰显了呙氏淮海堂的独特元素。排版、印刷、装订也十分讲究,不仅是一部史料丰富、内涵深刻、对接精准、尊古启后的传世宝典,而且给人们以大气、厚重、古朴、鲜亮、精美之感觉。

    第三,讲一讲续修族谱的几点体会

体会1,续修族谱是一项浩大工程,非举全族之力而不可完成。本届编委会是《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第四次续修的工作班子,可以说集中了家族的精英,他们在7年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尊崇祖先,尊重历史,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完全不计个人得失,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尤其值得宗亲的尊敬。全体宗亲积极响应号召,热心支持续修族谱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汇聚成百年以来呙氏淮海堂同心曲,唱响了续我族谱振兴中华的最强音。地方各级政府和各界友好人士,以各种不同方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为编委会圆满完成续修族谱任务提供了强大支持。回望这部凝聚编委会全体同志心血的精美族谱,我要说的是感谢大家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感谢全体宗亲的热情参与,感谢地方各级政府和友好人士的鼎力相助。

体会2,续修族谱是对先辈缅怀后人负责,必须恭敬严谨追求卓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文(门)贵始祖迁徙公安600多年来,呙氏已繁衍至27代,历代先祖勤耕苦学,奉公守法,邻里和睦,其德行文章为海内士大夫熟知,文学有“三呙”,为公安“三袁”成就明朝著名文学流派奠定深厚根基,入仕者有重望公子孙三代,正仪公尤为突出,清朝顺治、康熙二帝为祖孙三代连发8道诰封,足以说明对朝廷的杰出贡献。呙氏淮海堂先祖以及后裔,发扬始祖文(门)贵公创立的优良家德家风,公安呙氏淮海堂一支人丁兴旺,才俊辈出,在当地虽为小姓但也具有相当声望和影响。续修族谱,就是要铭记并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发掘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座座精神丰碑,子孙后代更加敬仰、尊崇和怀念先辈,使记载先辈丰功伟绩的族谱成为千金不换的传世宝典。本次续修族谱,无论对文谱的翻译整理,钊、鑑、镕三房丁谱的对接都严格尊重老谱史实,对家训修订既适应时代发展,又保持了原户规的核心思想,对始祖文(门)贵公坟茔确址充分考察论证不轻易作决定,与华容、邵阳分支修谱观点不一致时坚持以史实为依据。总之,目标就是编撰一套上不愧先祖下不愧子孙的高质量族谱。

体会3,续修族谱是呙氏淮海堂宗亲的共同心愿,弘扬家德家风必须靠全体宗亲不懈努力。编委会全体同志经过7年的奋斗圆满完成了续修家谱任务,以一部高质量的家谱可以告慰历代先祖在天之灵。而要传承弘扬呙氏淮海堂家德家风,就必须依靠呙氏淮海堂全体宗亲以及后代的共同努力。要始终坚持把学谱悟谱用谱作为每个人成人成才之根本,用心在谱中与先贤对话,在谱中校正人生坐标,在谱中汲取精神营养,在谱中规范言行举止。要始终坚持先国后家的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党为国为人民尽忠,多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情,同时为先辈尽孝,敬老爱幼,和睦宗亲,善待家人,为家族争光。要始终坚持敬畏法律,遵守法纪,心中有戒惧有底线有红线,维护社会公序良德,主持公道,坚持正义,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正能量,将呙氏淮海堂先辈遗留下来的优良家德家风发扬光大,这才是第四次续修《呙氏淮海堂族谱》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四,讲一讲续修族谱后续有关问题

问题1,关于后续的修改完善问题。去年发谱以来,编委会同志以及有关宗亲,发现谱中文字错情。续修族谱工程浩大,排版校对任务繁重,难免会有错情存在。再说前三次创修谱也不是一次就做成功                       的。因此,编委会的同志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后,可继续做好新谱的校对、文字错情修改,包括内容充实完善工作,同时,注意吸纳宗亲提出的错情修改意见。根据需要收集汇总情况,大概沉淀10年左右可正式做一次全面修改,确保族谱的质量。

问题2,关于库存族谱的发行问题。按照升槐先生意见,编委会稍年轻些的同志可担当库存族谱管理和后续发行任务,每人先保存8-10套族谱,如有需要可适度分散发行,不再集中搞仪式,请谱经费交编委会财务人员统一管理。

问题3,关于账目清理问题。编委会成立以来,财务账目管理制度健全,审批严格,收支及时公布,为确保续修族谱任务圆满完成发挥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现续修族谱暂时告一段落,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明显减少,但还得有专门人员管理,以便保障后续经费开支,可推荐年轻同志,经编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后正式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4,关于宗亲网站管理问题。建立《呙氏淮海堂宗亲网》站是一个创举,在续修族谱中发挥很好的宣传联络作用,下一步关键是要让网站运行好管理好,在弘扬家德家风中发挥引领、宣传、激励的正能量作用。现在是由升槐先生负责,下步可挑选年轻同志做助手,以减轻升槐先生负担。

问题5,关于文(门)贵公坟茔确址问题。这是一个大事,也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有争议不怕,关键是要把地址定准,否则,会贻笑大方。建议争议各方都充分准备证据理由,编委会讨论分析,核实准确,再找有关专家实地测量。

问题6,关于修建呙氏淮海堂祠堂问题。这件事情已经提了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主要是编委会精力不够,时机也不成熟。下一步建不建,还需要大家集体来研究。这个事情一定要全方位来考量,不能仓促上马、虎头蛇尾,留下烂尾工程。

问题7,关于统一姓氏和派序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呙氏淮海堂后辈族谱被毁,出现了呙姓用字不一的问题,派序用字不统一,同音不同字。我的意见,结合第四次续修族谱,凡呙姓不一致的,应尽快协调公安户籍部门予以更改,否则,时间长了就更难改了。派序用字不准确的人不少,同音不同字的能更改的尽可能更改,更改难度大的从孩子出生取名上户口时应按老谱派序纠正过来,确保呙姓世系、派序不乱。

以上讲话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呙升槐】




Tags:  总结  讲话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