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三呙与三袁 >> 文章内容

祭李母咼太孺人文

[2023-05-08]   来源:呙氏淮海堂宗亲网  作者:明 袁中道   阅读:16次  [字体: 转发至QQ空间 转发至开心网 转发至QQ朋友 转发至新浪微博 转发至QQ微博 转发至豆瓣网 转发至人人网

【导读】:

《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四修谱副主编中和先生,通过学习明 袁中道著《珂雪斋集》,认为第十九卷中“祭李母咼太孺人文”原文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呙氏家族对三袁的影响。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嗚呼哀哉!太母之子不肖也,中郎嫂氏李安人之母也,友人素心兄之母也,而其實猶吾母也。不肖年六歲失慈母,時與中郎、素心俱從學於素心叔李公鍾衡。太母於中郎為婿,素心為子,而於不肖無異視也,見即泣而撫摩之,飲食之。三童子相依若胞乳兄弟,入太母之室,如入家閣,而渾忘其母為誰氏母,兒為誰氏兒也。太母父為咼雲中先生,故大儒。太母少習詩書,多識前言往行。每三兒至室,或燔枯而坐,太母語以古今忠臣孝子之事,及經史疑難之旨,瓶瀉波流。我時最小,猶能記憶。嗟乎!太母於素心宜耳,於中郎亦宜耳;不肖不過裏紵親戚之子,而視之不啻己出,此其恩豈尋常耶!

 太母有知人之鑒,嘗謂袁氏兩兒不凡,小兒亦自斐然,終當共取青紫。已而中郎早貴,素心次之,不肖又次之,皆如太母之言。夫以太母煦育之恩如彼,賞識之哲如此,而其報則纖毫未嘗食也。中郎官甫達,即與嫂氏俱棄世。姑無論所以報太母者,蘭摧玉折,徒令太母目為腫,而淚為枯耳。不肖又晚得一第,未沾升斗,終無一縷一匕之具,少伸烏哺一念。惟冀素心五馬專城,三年政成,得以綸音珈服,少為教子光榮,而太母不能待矣!痛哉,痛哉!得太母之訃,並念吾母。念吾母,而更念母之所以母我者,不覺淚浪浪沾衣襟也。痛哉,痛哉!

 太母為人剛毅,有志操,嫻治家,豐儉有節制。初時窘甚,久而漸裕。健翁以此不問生產,終日嬉遊里閭,攜枰覓弈,早出醉歸,人呼為地仙,則皆太母之貽。太母待素心慈而嚴,故素心終身守繩墨律度,不敢少肆;居官清簡縝密,寬嚴適中,為良有司。諸孫循循雅飭,皆遠大器,則亦惟太母之教。太母晚斷葷血,奉曇氏法最精勤,皆決烈丈夫所為,自是香台寶樹下人。不肖少暇,當詮次其事,垂之不朽,庶幾與孟、陶、範、計諸媛同一芬芳,聊以報高深於萬一耳。因素心兄歸,稍具蕪詞,以鳴哀吁。太母有知,尚其鑒之。尚饗!

祭李母咼太孺人文

【责任编辑:呙升槐】




相关评论